武漢市漢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子湖北路.庭瑞U-ME,4棟1715室
2019年1月中國汽車產銷量統計分析
在去年經歷了產銷量28年來首次負增長之后,我國汽車行業2019年開年的數據格外受到關注。不過,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1月份汽車產銷數據來看,車市并未迎來“開門紅”的態勢。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2019年1月汽車產銷數據顯示,當月我國整體汽車生產和銷售均出現了超過10%的同比跌幅。具體看,1月份汽車生產總量為236.5萬輛,同比下降12.1%;實現汽車銷售236.7萬輛,同比下降15.8%。包括轎車、SUV在內的多個車型產銷水平均低于上年同期,行業整體呈現出銷量降幅略大于產量的情況。
并非所有數據都在下降。數據顯示,交叉型乘用車(微面等貨客兩用車)和貨車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5.8%和4.7%。此外,1月汽車出口8.3萬輛,繼續呈現增長態勢(同比增幅達4.4%)。其中,商用車出口2.9萬輛,同比增長47.6%,漲幅領先。
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高歌猛進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萬輛和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3%和138%。新能源分類別來看,2019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8.2萬輛和8.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9.3%和16.3%;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0.9萬輛和1.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0.1%和135.1%。。從新能源汽車銷量構成來看,純電動乘用車以68%繼續領跑,插電式混動(21%)和純電商用車(10%)排名二、三位。
2018-2019年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注: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為37.6%)
2019年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不難預料,從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進程來看,盡管新能源車本身尚存在一些不足和技術難點,但在傳統燃油車面臨去庫存和轉型雙重壓力疊加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仍將成為2019年我國汽車產業的最強動能。而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看1月新能源市場的表現究竟如何?
比亞迪汽車優勢明顯,新能源車企有漲有跌
新能源車企方面,從各大車企發布的1月份汽車銷售數據看,即便是快速增長的新能源車,其市場表現也是分化。
例如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增長就比較快。1月,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87萬輛,去年同期則為0.73萬輛,同比大增291.11%。按中汽協披露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計算,中國近三成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自比亞迪。此外,1月除了比亞迪,上汽和奇瑞汽車的新能源表現很強,這一現象說明傳統車企的營銷和適應環境能力很強,再加上本身渠道、口碑和客戶的積累,也影響了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量。
具體數據來看:
上汽集團方面,1月旗下新能源車銷量為1.6萬輛,同比增長近190%;吉利公司1月份售出9022輛新能源和電氣化車型;江淮汽車1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6057輛,同比增長48.49%;純電動乘用車銷售6051輛,同比增長67.11;長城汽車方面,新能源歐拉品牌共銷售3785輛,環比增長258.77%;北汽福田1月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68和678輛,分別同比增長85.44%和340.26%。奇瑞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奇瑞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996輛,同比大增177.3%。
相比以上車企的強勢增長,同為新能源整車概念股的北汽藍谷1月汽車產量僅為142輛,同比下降98.17%。銷量4512輛,同比下降43.66%。更為奇怪的是,北汽新能源當月的產量只有區區142輛,這意味著坐擁5家工廠的北汽新能源首月幾乎處于“停產”狀態。一般來說,車企單月產銷量數據應該基本相當,從而避免出現脫銷或者壓庫的狀況,但北汽新能源1月產量只有銷量的3%,意味著廠家顯然有意調控生產速率。根據北汽新能源官方解釋稱,北汽新能源正處于產品結構調整,要率先保障高品質的車型供應。
但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北汽藍谷董事長、總經理鄭剛因身體健康等個人原因向董事會提出辭職,現任新能源汽車管理部部長馬仿列將接任北汽新能源董事、總經理一職,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將兼任北汽新能源的黨委書記和董事長。徐和誼表示,預計到2020年北汽將在狹義乘用車范圍內不再生產和銷售傳統燃油車。這一表態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其持續加速發展新能源的戰略走向值得期待。
微型車式微,緊湊型車成主流
數據顯示,從不同動力驅動方式來看,2019年1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7萬輛和7.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1.1%和179.7%;體現了產品升級后的差異化拉動效果。其中,A級純電動車的占比從2018年1月8%上升到今年的47%,A00級從2018年1月85%下降到30%。作為汽車行業消費主流車型的A級純電動汽車大幅增漲代表了個人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接受度的增長。
事實上,同比18年1月份新能源市場表現來看,其熱銷車型以A00級車為主,典型如北汽EC系列,而再反觀19年1月份,北汽EC系列雖然仍然貢獻了不少銷量,其其相對高端的EU系列同樣取得了可觀的銷量增長。而比亞迪也是如此,比亞迪的熱銷車型元EV等均為A0級以上車型。我們從以下車型銷量排行榜單來看,市場靠前的主要是緊湊車型。
除了純電動車繼續保持高增長之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樣表現亮眼,數據顯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萬輛和2.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54.6%。顯然,純電動依然是新能源市場的主力軍,占據著78%的市場份額。但混合動力自2018年起就表現出強大的市場增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后補貼時代,綜合性能更強的混合動力車型會更具市場競爭力。而筆者同樣認為,盡管目前針對PHEV的補貼政策并不明朗,但是依然對PHEV的市場保持比較樂觀的看法,主要是在限牌城市中,PHEV是更大的得益者(性能比純電占優),而且短期內PHEV的牌照優勢不會改變,預計2019年仍然將保持比較高速的增長。
新政助力,完成150萬銷量并不難
2018我國新能源車市場可謂火爆異常,全年累計銷售了125.6萬輛,同比暴增61.7%,如此優異的成績中,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而今年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保持這一優勢,不難預料,未來新能源汽車在現階段的發展仍然主要在受政策的影響。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能源補貼再降,以及隨著股比開放,外資品牌在中國投資投產新能源汽車,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競爭壓力勢必倍增。特別是美國品牌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獨資超級工廠,2019年年底之前的月產量將達到1萬2千輛。這將對我國十多年來多屆政府支持我國自主新能源汽車產業而得來的不易成果形成巨大沖擊。
為此,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于日前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發改綜合〔2019〕181號】,多措并舉促進汽車消費,提出“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農村汽車更新換代”等六個方面24項具體措施。
其中一項政策內容是:對優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給予更大力度的銷售補貼,新能源貨車,在通行范圍和便利性方面獲得更多的政府支持。
有行業內人士認為,通過重啟汽車下鄉政策,鼓勵車企走差異化路線,發展高技術水平新能源汽車,把大鍋飯的補貼方式轉化為將更多補貼用于支持綜合性能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上,我國將借此政策優勢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15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并非遙不可及。
寫在最后
從2019年1月份的銷量表現來看,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無疑是個好的開端。雖然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會有退坡,但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是不變的,國家將會推動車企通過提高技術來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并針對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等環節推出更多的優惠政策,以確保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仍舊朝一個好的方向去發展。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整車市場遇寒的大環境下,新能源市場的高速增長,將是中國汽車市場中一股強勢的暖流。
任何企業和個人都可以填寫下面項目預約表,或致電本公司咨詢專線登記,我們將盡快安排相關工作人員與您聯系。